上世纪80年代,中国高血压发病率为7.7%;到了本世纪初,迅速上升到18.8% ;而近10年,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%。目前,我国高血压病人估计已超过3亿,而且这一趋势仍会继续延续,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。如果再不加以控制,在今后的15年中将增长50%。
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,高血压常被称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尽管早期不容易被发现,但它却并不因此减少对机体的伤害。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,从血压110/75毫米汞柱起,随着血压升高,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高。此外,血压长期过高,还会带来诸如中风、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、失明及慢性肾病等恶果,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,更不用谈生命质量会如何了。
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:(1)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收缩压>140mmHg,舒张压>90mmHg;(2)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病史,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,不管现在的血压水平多少,仍属于高血压范畴。
高血压都有哪些危害性呢?(1)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;(2)是冠心病和脑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;(3)高血压的并发症:心肌梗塞、心脏肥大、能损害、肾功能衰竭、眼底变化和脑中风等;(4)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:心肌梗塞、心功能衰竭、肾功能衰竭、中风和猝死。
如何治疗高血压:
1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,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。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:不吸烟;坚持适量体力活动;合理膳食,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,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;节制饮酒;保持正常体重,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;心理平衡。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,结构调整(低盐、低脂、低甜食、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适量高蛋白饮食)。做好膳食平衡,保持理想体重。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。可选择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车、爬楼、登山、球类、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,运动应以个人的年龄和体质为基础。
2、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,减少心、脑、肾等器官损害。资料分析表明,血压越高,心肌梗死、中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。国内研究显示: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,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%;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,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%。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,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,有利于预防中风。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,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。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,预防心脏病发生。
3、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,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,全面达到治疗目标。高血压的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,首先要分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;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是可能治愈的。高血压治疗决策,不仅看血压水平,而且要根据危险因素心脑血管损害、临床并存疾病等综合评估,根据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。非药物疗法主要为“治疗性”生活方式改善。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: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140/90毫米汞柱;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毫米汞柱;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小于130/80毫米汞柱。
4、合理选择、长期坚持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,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。高血压是慢性病,大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。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发现、早期预防、早期治疗。按照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》要求,合理选择降压药。疗效肯定、副作用小、维持降压时间长、服用方便、价格合理是理想的降压药。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服用药,长期有效平稳降压,有利于心脑血管的保护。